——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林业局四方山瞭望站
生态护林员温建民事迹
“一塔一马一片林”,这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林业局四方山瞭望站生态护林员温建民12年来瞭望护林生涯的真实写照,更是他以山为家、以林为伴,吃苦耐劳、敬业奉献,默默守护这片绿色林海的见证。
在内蒙古大兴安岭北段东麓,距离毕拉河林业局局址30余公里的地方,有一座四方山,海拔933.4米,在山顶能眺望毕拉河林业局生态功能区大部分区域。这里道路崎岖、交通不便,却是一个防火瞭望的最重要的地点。正因如此,建局不久,毕拉河林业局就在四方山上建立了防火瞭望站,温建民是第四任四方山生态护林员。
参加工作40多年来,温建民一直在外站、瞭望站等一线工作,对毕拉河林业局生态功能区的沟沟岔岔、山山水水更是做到了烂熟于心,被称为“活地图”。2008年春季,他来到四方山瞭望站从事生态护林瞭望工作,为了能够及时准确地监测到火点,温建民每天坚持瞭望护林的同时学习监测业务知识,从2008年到2017年毕拉河林业局发生火情火灾共计74起,通过温建民的瞭望就及时发现扑救其中的30余起,为护林防火事业作出了贡献,2010年5月他被评为“内蒙古自治区劳动模范(先进工作者)”。
2018年9月秋季防火期开始,他的爱人田晶杰来到瞭望站与他共同瞭望和巡护,从此夫妻二人便主动承担了四方山瞭望站生态护林的全部工作,被当地人称为“夫妻瞭望站”。夫妻二人不光要在山上度过整个春、秋季防火期,还要承担所有的瞭望、巡护工作,面对山上艰苦的条件,乐观的温建民告诉自己,苦点累点咱不怕,只要咱生态功能区安然无恙,不发生火灾,这点付出不算啥!
四方山山顶有一个天池,里面的水雨多不溢,天旱不涸,但是不能饮用。山上的饮用水只能靠温建民牵马到山底下的管护站取,管护站的饮用水则需每隔三四天从距离20余公里的外站拉运。除了吃水困难,运煤问题也一直困扰着温建民,每到3、4月份,山顶气温低,温建民就要依靠马匹从山下运煤上山,10袋煤,要来来回回运送5次之多,老马虽然识途,但是一次次将百十余斤的煤袋放到马背上,也让年龄越来越大的温建民有些吃不消。即便如此,温建民依旧乐观地说:“只要不着火,这些都不是事儿!”
春、秋两季防火期期间,温建民每天早上不到8点就登上了塔顶开始一天的巡护工作。瞭望塔高20米左右,楼梯近乎于90度直角,平常人爬到塔顶时,双腿就开始不住地颤抖,但是这些对于年近60岁的温建民早已习惯,他说“我这是年龄大了,爬的有点慢了,年轻时候完全可以跑着上。有时候风刮的特别大,感觉塔要倒了一样,吓得一身冷汗……”。四方山上常年大风不断,即使山下风和日丽,山上也要5、6级风,极端天气时,在瞭望塔的塔顶都要在7级以上风力里进行观测,雷电、静电都会给他们带来危险。瞭望查看,沟通会晤,做好记录成为温建民每天的常态工作。
山上的生活虽然单调,但是夫妻二人配合非常默契。白天,温建民上塔瞭望,田晶杰就到山下巡护,像外来游客做防火宣传、清理木栈道上的垃圾。赶上大风天,温建民在塔上一呆就是一天,为了不让丈夫耽误工作,田晶杰就将做好的饭菜送到塔上。就是这样的执着,才守来这片林海的平安。
绿色希望在温建民夫妇心底埋下了种子,他们又将希望传递给了自己的儿女。田晶杰说:“我既然选择了他,就必须支持他的工作。现在,不光他在从事防火工作,他把儿子也送到了防火一线,让孩子成为快速扑火队队员,接续他的护林防火事业。”作为生态护林员,温建民夫妇兢兢业业守护着这片林子,承受着辛苦与寂寞,在绿海青松间,相伴相守,书写了一个“一塔一马一片林”关于敬业和坚守的动人故事。他们用“艰苦奋斗、无私奉献”的大兴安岭人精神守护着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......
我也说两句 |
e-file帐号:用户名: 密码: [] |
评论:(内容不能超过500字,如果您不填写用户名和密码只能以游客的身份发表评论。) |
*评论内容将在30分钟以后显示! |
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的版权声明: 1.依据《》,本网页发布的原创作品,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的版权归发布者(即注册用户)所有;本网页发布的转载作品,由发布者按照互联网精神进行分享,遵守相关法律法规,无商业获利行为,无凯发k8天生赢家一触即发的版权纠纷。 2.本网页是第三方信息存储空间,阿酷公司是网络服务提供者,服务对象为注册用户。该项服务免费,阿酷公司不向注册用户收取任何费用。 名称:阿酷(北京)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联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网络地址: 3.本网页参与各方的所有行为,完全遵守《》。如有侵权行为,请权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将根据本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删除侵权作品。 |